新華網評:自媒體造謠亂象,要“治”!
- 新華網
- 2023-04-08 21:45:16
新華網記者李潔瓊 王志艷
反轉來得很快!
最近網上熱傳的“中電科加班事件”中的工作群聊天記錄,是偽造的!
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7日晚,德陽市公安局經開區(qū)分局通報事件調查結果。目前,涉事者陳某龍已被行政拘留,案件仍在進一步偵辦中。
網上熱點不時上演“反轉劇情”,網民關注“感情錯付”,真相大白后只能自嘲一句:“下次且得讓新聞飛一會兒”……這大概是近年來不少人“網上沖浪”都有過的經歷。
“反轉劇情”的背后,是網上虛假信息和謠言泛濫的亂象。近年來,“女子取快遞被造謠出軌”“寒門大學生偷外賣”“劉學州被網暴致死”等熱議事件中,混雜著不少自媒體的造謠傳謠、惡意炒作。
人們常說,謠言止于智者。但如今網民要想撥開迷霧看到真相,還真是不容易。
比如,偽造嫁接,以往的謠言大多是一段文字,現(xiàn)在不僅有文字,還有嫁接或者偽造的圖片、視頻來“佐證”,更有膽大者,連警方賬號都敢冒充;
比如,腦補細節(jié),一些自媒體以熱點新聞事實為主干,杜撰各種細節(jié)進行渲染,一些刑事案件,警方剛接到報案,自媒體已經詳細“破案”了;
再比如,評論帶節(jié)奏,一些自媒體“帶怒黨”緊跟熱點,故意歪曲事實,抓住一些細節(jié)大作文章,聽起來“正義感”十足,實際上不過是制造噱頭,將讀者帶偏……
自媒體亂象層出不窮,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:造謠的成本太低,維權的成本太高。法律要讓造謠者心生忌憚,才能打擊網上虛假信息,遏制惡意炒作。
近日,中央網信辦針對自媒體造謠傳謠、假冒仿冒、違規(guī)營利等突出問題出臺一系列整治措施,就是要讓法紀利劍樹立權威,讓那些唯利是圖、沒有底線的自媒體付出違法應有的代價。
網絡空間從來都不是無法無天的“江湖”,更不是來去自如的“造謠場”。想不負責任地搞事情,想不擇手段地賺流量,打這樣的如意算盤,最后的結果必然是“偷雞不成蝕把米”。
關鍵詞:
- 新華網評:自媒體造謠亂象,要“治”!2023-04-08
- 【地評線】飛天網評:激蕩農村消費市場的源2023-04-08
- 浙江湖州:“90后”團隊鄉(xiāng)村創(chuàng)業(yè)助振興2023-04-08
- 實探天門山涉事玻璃棧道恢復正常,家屬稱警2023-04-08
- 今年流感比往年兇猛嗎?專家:就診人數(shù)確有2023-04-08
- 全球頭條:深睡眠多長時間最好2023-04-08
- 全球熱點評!二十屆中央第一輪巡視進駐,第2023-04-08
- 要聞速遞:“環(huán)西部火車游”銀川至深圳旅游2023-04-08
- 西藏基本建成覆蓋全區(qū)的藏醫(yī)藥服務體系 環(huán)2023-04-08
- 新疆今年投入2億元支持1000個村莊綠化美化2023-04-08
- 中國海警初步建立海上執(zhí)法立體監(jiān)管模式2023-04-08
- 湖北襄陽:多孩家庭購買首套新房最高可補62023-04-08
- 環(huán)球觀熱點:“種風景”的新農人|“園林藝2023-04-08
- 易誠中建很知名嗎?2023-04-08
- 王寶強女友馮清成被執(zhí)行人 被強制執(zhí)行1882023-04-08
- 五一放假通知!這樣可連休9天 天天微頭條2023-04-08
- 中疾控:疫情發(fā)現(xiàn)地不等于起源地,新冠病毒2023-04-08
- 中疾控:新冠病毒由實驗室引入是“極不可能2023-04-08
- 每日視訊:華南海鮮市場研究存在刪除數(shù)據(jù)的2023-04-08
- 杭州亞運村總體形成區(qū)域“一公里充電圈”2023-04-08
- 法國記者:被熱情震撼,沒想到馬克龍如此受2023-04-08
- 蘇科大就凌晨發(fā)布錄取通知致歉:對相關人員2023-04-08
- 天天快資訊:我國經濟發(fā)展動力十足 促進高2023-04-08
- 完善急救教育育人體系 教育部開展第二批全2023-04-08
- “95后”計算機博士楊孟平:從大涼山走出的2023-04-08
- 環(huán)球觀察:“這些蒼術就是我們的‘金疙瘩’2023-04-08
- 2023年高校畢業(yè)生等青年就業(yè)創(chuàng)業(yè)推進計劃實2023-04-08
- 天天日報丨河北保定:“周末課堂”為鄉(xiāng)村孩2023-04-08
- 全球熱文:中疾控:讓新冠病毒溯源回歸科學2023-04-08
- “加班事件”騙翻全網,警惕“有圖無真相”2023-04-08